查看原文
其他

找个好工作比找对象还难!

sage 金典 油菜花 社会学了没 2020-09-12


原创

作者:sage 金典 油菜花

转载请联系微信号isocialor

编辑:

阿九


社长说

我恨工作,

但我爱发薪日



● ● 

找个好工作比找对象还难!


学生时代我们有各种各样的职业理想,后来说起喜欢的工作,也往往会伴随这么一句话“我小时候特别想做xx。”我们对于一份工作最初的理解,把我们对理想职业的认识固定在一处。


由诺贝尔经济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 1974 年提出的“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解释了这一现象,即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


那么进入职场打拼的我们,在谈论“爱好与职业”时会谈论什么呢?这周有33位朋友跟我们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和想法——关于没有完成的梦想、理想职业的光环,或是想象中的职业,我们将其中部分与大家分享。


“我不想把自己的爱好当作工作”

 

L小姐今年刚刚毕业,她站在择业的十字入口。


两种选择摆在她的面前,一份工作是自己擅长的编辑,另一份是她更爱的电影编辑。她爱电影,今年才 20 出头的她,已经有了 1000+ 的电影阅片量,她也爱为喜欢的电影撰文的感觉。在待遇差不多的情况下,她最终还是选择做一个编辑而非电影编辑。


她说:“我真的很喜欢电影,喜欢到不想把它当作一份工作。”她不愿日后迫于工作需要而写一些电影商务稿,爱好应该更纯粹一点


工作会让你做不喜欢的事,这会伤害你的爱好。所以最后选择了一个擅长的领域,我喜欢但不是最喜欢的领域。”

 


C 先生喜欢跑步,跑过十几二十个马拉松和半马。但是他却没勇气把这当作职业,没想过将爱好变成工作。


他说,跑步只是一个爱好,自己对体育行业也没有足够的了解,而工作只有想法是远远不够的。C 先生觉得自己没有专注力,连玩游戏都只玩短时间的游戏。他喜欢效率,讨厌重复的东西,就算是跑步,他每天也会选择不一样的路线,运动过后去吃不一样的食物。他觉得必须要有变化,固定的程序是无法接受的。这样的他觉得就算自己真的从事了体育,很快也会厌烦。

 

“前途和钱途战胜了爱好”


T 小姐想要做一名花艺设计师,开一家花艺工作室。她学的是与之毫不相关的专业,花艺设计师的学费很高,创业的成本更是让她承受不起。她成长在一个十八线的小城镇的一个普通的家庭,爸妈只盼着她能够赶紧找份工作补贴家用。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只能选择向现实低头。


她觉得自己做的工作会消磨她的激情,虽然做的每件事都不一样,但是总体来说,性质都是一样的。


但是尽管如此,她也觉得爱好成为事业后就很难是爱好了,因为事业多了更多责任,不像爱好那么轻松

 


W先生大学时期学的是民航工商管理,大三的时候就直接被川航签了下来。未毕业就进了国企,这个“铁饭碗”让父母满意、让朋友羡慕;舒适的工作环境、体面的工作,也让W先生欣喜。但在三年后他就背着父母,辞职到广州重新打拼。


“外人眼里的好单位,除了足够稳定,我找不到让我继续奋斗的理由。”当时的W先生,工资和职位都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提升。“与其慢慢熬出头,不如趁年轻打拼一番。”怀揣着这样的想法,他南下广州,进入高级产品包装行业做管理,工资翻了一番,不少猎头也主动联系他。


“非要说喜欢的话,我还是喜欢航空公司那份工作,有相熟的老朋友,也不必每天忙得不着家。但是在现实面前,我仍然认为跳槽才是明智选择,前途和钱途战胜了爱好。”W先生说。

 

“顾虑太多让我变得麻木”


G 先生是工厂的职工,他觉得之所以会干一行恨一行,都是因为顾虑太多。明明不喜欢做这样的工作,却又顾及亲戚家人的感受,硬着头皮干,最后变得麻木。


G 先生喜欢心理学,他也会看相关的图书,尽管同事有时还会笑笑他,但他还是喜欢。结合自学的心理学理论,他觉得“干一行恨一行”可以用“边际递减效应”来解释:“刚开始觉得很美好,很有干劲,后来觉得现实很骨感,心里产生了落差。”他觉得之所以恨上工作,都是因为汇报不及预期,产生了消极的情绪。

 

“人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就好”


S 先生是在多次职业改变中认识自己的。


他喜欢美术和漫画,但是家里人给他制定的留学计划让他放弃了艺考。大学期间他一直在用业余时间学习艺术,但是最后还是听从家人的安排,做了行政人力资源专员。后来转行,做了企业管理咨询,三年后又离开了企业管理咨询回到企业内任职。


工作时间越久,他越觉得自己内心期望从事的工作与实际做的最拿手的工作相差悬殊。但是内心深处对自己的工作也是“从恨到爱”了(或者说习惯了、不抵触)。


他觉得说“爱”某个工作,其实只是盲目地幻想出自己渴望的东西,现实并没有那么美好。从 2012 年到现在,他发现周围很多人这个对工作的抵触大部分来源于毕业后猛地进入职场。他们并没有对自身做更多的了解和认知,进而造成对工作的理解与定位有一定的误会,导致的结果就是工作心态的变化和情绪的崩盘。


当然他也认为如果一开始从事的工作实在不是自己喜欢的,就要及时“止损”,重新开始。在成长过后,他觉得人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就好。

 

“锚定效应”影响工作选择


在工作选择中,“锚定效应”总是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决策,使我们对一份工作往往“知其光鲜美好,不知其艰难庸碌”


比如,朋友 A 想要做广告,从事一份有激情、有创意的工作。她对广告的理解就是充满乐趣和创意,能够让人充满活力。她可能忽略了广告行业初期的“广告民工待遇”,也可能忽略了广告行业常常会遇到的加班问题,也可能将可怕的“甲方”纯粹当作笑话或梗,忽略了广告行业的艰难。


当我们在说喜欢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画家流芳百世的画作、心理咨询师帮助他人同时又拿高薪的满足、旅行体验师走遍世界的足迹、公务员的安定和体面……


我们看到的是表面的特质,这些特质如此美好,又如此吸引人。然而向往者没有看到的是灵感枯竭的痛苦、无理患者的纠缠、旅途上的危险与孤单、以及公务员“白+黑”“五+二”这种无聊庸碌的工作模式。


向往者给这个行业增加了如此多的幻想泡泡,以至于亲身尝试时,就很容易让泡泡破掉,就像一位公务员朋友调侃的那样:“当初的职业理想是为人民服务,没成想最后成了找人民麻烦。”


如何理性选择?


在分享中,一位社工对日复一日的工作早已厌烦,期待进入大企业。而一位银行工作人员恰恰期待成为一名社工,对于早八晚九、每天接待客户的工作感到疲惫。


他们交换工作会获得各自期待的职业价值感吗?恐怕不会。职业理想是丰满的,但他们对于理想职业的了解是片面的。


锚定效应起作用的前提是一定程度的信息缺失,获取充足的职业信息可以打破一份工作固定在认知中单一且美好的第一印象。只有你真正了解那个行业,除去 5% 的光鲜,还了解 95% 的艰难,那你才能说真正了解了这个行业、真正入了行。


同时可以多进行批判思维训练,明确自己的思考过程,把握自己真正的决策依据。这能够更大程度地保证我们在工作决策时足够理智,不被情绪所钳制,也不因现实压力对工作产生非理性的厌恶。


遗憾的是,正如刘瑜所说:“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港湾。而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是在‘志存高远’的名义下,把目标定在了他们力所不及的位置上。”


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工作本身是很难有趣的,很少人可以一直从工作中获取新鲜感,“志存高远”是好事,但要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力所能及”也不得不考虑。


你现在还喜欢你的工作吗?你觉得它有趣吗?

 

参考资料

1、刘瑜《送你一颗子弹》

2、Brewei,N.T.,Chapman,G.,B.,Schwartz,J.A.,&Bergus,G.,R.(2007).The influence of irrelevant anchors in the Judgments and Choices of Doctors and Patients.Medical Decision Making.27,204-210


●  

1

 你可能会喜欢:

那些为了一生所爱而义无反顾的年轻人

为什么你做事情很容易放弃?|怎样拥有坚持的能力

你的性格,告诉你适合什么职业?| 职业性格评估


社会学了没

泛社会兴趣社区

理解社会 探索自我


微信 ID: socialor

合作请加微信:isocialor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